爱,说出口很简单,难的是坚持。在中铁四局一公司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瘫痪在床,婆婆年老多病,作为儿媳、女儿的她在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悉心照料二老从无怨言。她就是退休员工包慧琴。
包慧琴,1978年12月来到中铁四局一公司成为一名修理工,1998年退休。1984年,包惠琴和相恋多年的爱人郑建新结婚。婚后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十几年。1994年,包惠琴的公公去世,丈夫又常年在工地工作,四海为家,在家的日子用指头都能掰得过来。于是,包慧琴就承担起了照顾婆婆的重任。人们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处来处去像仇人。可是包惠琴和她婆婆的关系却像母女一样亲密。她给婆婆捶背揉肩,洗衣做饭,家务事从不让婆婆动手,还和婆婆一起逛街、买菜,谈心聊天。婆婆的腰椎不好,她就给婆婆寻医买药。很多邻居都羡慕地跟她婆婆说:“你这儿媳妇真是比亲闺女还疼你。”
1998年,包慧琴办理了内部退养。2000年3月,灾难降落到这个幸福的家庭,包惠琴的母亲由于老伴离世,高血压和心脏病发作,晕倒在地上摔伤了股骨颈。送进医院后,医生说她的母亲年纪太大,不适宜在做大手术,上了手术台可能就回不来了,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包慧琴和家里人一商量,决定不给母亲动手术。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母亲出院了。可是她的下肢却完全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对于包惠琴来说,简直就是落入万丈深渊,但看似瘦弱却内心坚强的她没有被击垮,她心里明白照顾老人是她义不容辞的义务,她必须藏起委屈和眼泪,把母亲和婆婆尽可能地照顾好。
从那时开始,包惠琴每天都起早摸黑,就跟旋转的陀螺一般,忙碌个不停。早上五点钟天不亮她就要爬起来,给两位老人做饭。每顿饭她都耐心询问两位老人想吃什么,做饭考虑老人的牙口,把饭菜做得软烂。因为两位老人基本离不开人,当为母亲洗漱喂饭,洗碗收拾完毕后,她还要赶紧小跑着到附近的菜场买菜。瘫痪在床的病人最怕不卫生,每天买完菜回到家她都要把母亲和婆婆的衣服洗干净,给被褥洗了晒,晒了洗,屋内的卫生更是天天清扫。好不容易有点空闲,为了防止瘫痪在床的母亲全身肌肉萎缩,她跟着按摩书一招一式地学,坚持每天给母亲翻身按摩全身几个小时。如今的她技术已经非常熟练了,先把母亲的脚慢慢屈起,把上身抱起,把腿挪下床,再让母亲双手抱着自己的腰,慢慢坐起,然后喊着一二一二,哄着母亲跟着节奏动动胳膊、肩膀,她则给母亲揉搓后背,下肢。到了晚上,她怕母亲独睡出意外,跟母亲睡在一起,母亲口渴了、想解大小便,只要一喊她,不管寒冬酷暑,她都赶紧爬起来。
老人怕孤独,为了使母亲和婆婆不感到寂寞,包慧琴特意在老人床前安放了彩电,让她们看电视消除烦恼,有时陪她们聊天解闷,和两位老人做游戏,开玩笑,不大的房间内不时传出她们欢乐的笑声。她还专门做了个大宽板,放在自己家的楼梯上,把坐在轮椅上的母亲推出去散步。
洗澡、大小便对于平常人来说都是很容易的事,可是对于瘫痪病人来说却很困难。夏天,包慧琴每天都要端水为母亲全身擦洗,擦洗一遍都要换十几盆水。冬天,每个星期给母亲洗澡,虽然卧室的床离浴室只有短短的五六米,但对于体重只有90多斤的包慧琴却都是一次艰苦漫长的历程。她要先把体重近自己两倍的母亲抱到浴室,然后再把母亲放在浴室的小凳子上,每次给母亲洗完澡她都是腿酸手累满身汗。有一次她抱着母亲去浴室,可是抱起母亲后手一滑,当时来不及反应的她,下意识的让自己往后仰,让母亲摔在了自己的身上,而她的后脑勺却重重磕在地上,顿时肿了起来。起来后她没有顾着自己的疼痛而是关切地询问母亲有没有摔着磕着那。这次过后,心有余悸的她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再也不单独给母亲洗澡了,而是等家里有人搭把手在给母亲洗。为母亲接大小便这一令普通人难以接受的事也是包慧琴每天的任务。尽管夏天冲鼻的气味经常让她吃不下饭;尽管冬天屋内冰冷,经常要半夜爬起来好几趟为母亲接大小便;尽管有时母亲大便干燥,需要她用手去抠,但她还是每天坚持着。在这些生活中最平淡自然的事中,包慧琴演绎着人世间最真挚的爱。
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包慧琴改变了这一说法。她经常说:“有了妈这个家才像个家”。十几年来她为了全身心照顾两位老人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没有去串过亲戚,没有出去旅游过。如今包慧琴的母亲和婆婆都已80多岁了,她也从30岁青年变成50多岁的老人,但是她还会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亲情和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