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锡钦,是较早加入四局的员工之一。1953年,刚满18岁的我加入了刚刚成立的铁四局四处。42年间,我从一名临时工成长为四处工会主席,从普普通通的农民儿子成长为共产党员,走过了一条辛苦奔波,与家人聚少离多的路,也是一条与艰辛困苦搏斗,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的光荣之路,
1954年,我还是宝兰铁路宝鸡到天水段大队的一名临时工,大队驻扎在宝鸡出来的第一站——林家村站附近。那年的八九月份,当地连续下暴雨,林家村站旁边一座二三十米山坡的山头直接被大水冲到了河里。为了保住修好的铁路,我们接到了帮助当地政府抗洪的命令。
当时队上没那么多机器,只能用人搬运沙袋去抗洪。百十来斤一筐的沙土,最开始两个人搬一筐,后来加到两筐、三筐,情况最紧急的时候一次要抬四筐。那时候我身高还不到一米七,四筐沙土摞在一起快把人压到地上了,一天干下来胳膊肿了一圈。饭菜是直接送到抗洪前线的,吃饱了接着干,一心只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没想到这件事成了我入党的契机。
洪水过去后不久,一天晚上下班后,段上的书记突然通知我去参加大队的党课学习。每周的周五是党团学习的时间,大队书记和其它干部带着党员们学党章、党纲,读报纸,我一个工人能去学习可是件特别“露脸”、“有面儿”的事。我每周五晚上都兴冲冲地带着笔和本子去听课,遇到不会的字还记在本子上练习,完全没意识到有几双眼睛在悄悄观察我的人品和工作能力。
参加党课学习后第二年三月的一天,书记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上了这么长时间的党课有什么心得体会。我不是会说话的人,又没有准备,说得磕磕巴巴,越说越沮丧,觉得肯定会被取消听课资格。没想到书记笑着说:“你体会这么深,想成为党员吗?”我当时愣住了,只会不停地点头:“想!想!”领导让我准备参加党小组会议,要是其他党员都同意,我就是预备党员了。这是件多么光荣的事,我第一时间跑回宿舍给家里写信:“我要成为我们村第一个党员了!”
一年后,我转正成为正式党员,职务也从生产工人变成了政工室的通讯员,负责局、处、队、段之间邮件的传递,后来又升职为团支部书记兼干事、政工室主任。我一直觉得自己对工作兢兢业业,同事遇到困难也是能帮就帮,应该算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了吧!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用现在的话说,是“小写”的党员,既没展示高风亮节也没做到舍己为人。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抓住了从“小写”变成“大写”的机会。那时一线工人的口粮是每个月58斤,党员干部每个月只有27斤,还要响应国家号召,省出一斤粮食支援其它地区。这26斤粮食里,只有五分之一是细粮,我经常在半夜饿得抓心挠肝,饿得烧胃,想起以前吃腻了的白菜豆腐粉条都流口水。在云南修一条隧道时,每年春节都是党员干部留下来值班,我连续6个春节都没有回家,年三十和一起值班的同事吃顿饺子就算是过年。再回家时,孩子已经快不认识我了。
经历了这些事,我才真正知道“党员”两个字是什么分量,有困难党员要先上,有苦处党员要先吃。直到1995年退休,我能拍着胸脯说,虽然我没有做出太大的成绩,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过我入党宣誓时的誓词,我尽全力做到了入党宣誓时说的每一句话。现在我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每个都是共产党员。现在就职于四局设计院的孙子也是党员。我希望他们能认真对待入党时说的话,认真对待自己签过字的每一份承诺,做一个“大写”的党员。
(口述:杨锡钦 整理:王晶 刘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