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征集阶段 2011年05月20日-2011年06月30日
2 投票阶段 2011年07月11日-2011年07月29日
3 评定阶段 2011年08月01日-2011年09月30日
4 颁奖典礼 2011年09月30日
用爱心演绎生命接力发布日期:2015-08-19 11:08:36新闻来源:
2015年是中铁四局员工蒋来虎和爱人彭建红参加无偿献血的第13个年头,至今他们已累计献血65次共124600毫升,相当于32个成年人拥有的正常血量。在一次次的例行抽血和紧急备血中,他们挽救了一个个垂危的生命,并一同多次获得了“全国无常献血金奖”和省市“献血明星”等诸多荣誉。
2003年的3月8日,蒋来虎与妻子彭建红开始了携手献血的生涯。“2003年3月8日,我们俩一起逛街,逛街完走到烟水亭旁,看到一辆献血车停在路边,刚好想到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想送给自己一件礼物,这才走上献血车。”谈起第一次献血,彭建红记忆犹新。
那一年,蒋来虎刚从青藏修铁路回来,他也想献点血,一个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另一个看看对身体有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这样的第一次,也因为这一次偶然让他两走上了献血的道路。在献血过程中,蒋来虎与妻子都感受到了对方的爱心,两人感情也更加的融洽。渐渐地,两人都形成了习惯,到了可以献血的时候,便主动报名参与献血。
2008年,九江市新引进了双次机采献血的仪器,彭建红作为献血积极分子,仪器刚安装好没几天就接到了血站打来的电话。由于血小板捐献当时还没得到广泛普及,许多献血者都不敢去捐献,彭建红带头就上,在检测到自己血小板计数每立方毫米30万,达到普通人标准的两倍时,彭建红第一次就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说起常人“谈之色变”血小板捐献,蒋来虎和彭建红没有丝毫恐惧。每次50多分钟做静脉采集,为了及时捐献当时稀缺的血小板,他们还放弃了捐献周期更长的血液捐献,主动要求血站在血小板缺少时联系自己,进行主动捐献。
13年来,蒋来虎和彭建红在家便定时参与九江市无偿献血,在外就联系当地血站,除有一年夫妻俩身在新疆戈壁滩参与兰新铁路建设,不具备条件外,她每到一个地方都询问当地血站需不需要献血。2013年,蒋来虎被调至深圳地铁项目,刚刚安顿下来,彭建红就四处打听,联系到了当地的宝安区中心血站。当时血站急需A型血,而彭建红正巧血型是A型,当天下午就去了血站,捐献了400毫升血液。
蒋来虎说,通过十几年的献血之路,对于他们本人来说,如果是科学的、安全的去采血,对献血者本人是没有任何的伤害,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行血液的更新、换代,可能还是有意义的。而对于受血者来说,大一点可能是救了一条命,他们也觉得这是比较光荣的一件事情。夫妻两觉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去做了,能让更多人得到帮助,也是他们心里最大的安慰。
从开始每次200毫升到每次400毫升,再到近几年捐献机采血小板,蒋来虎、彭建红已把无偿献血当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加符合献血条件,两人除了在献血前几日注意饮食外,平时还多加锻炼来保证自己献出的血液没有问题。作为一线的一名施工队长,在施工现场整日的忙碌蒋来虎从不抱怨,他说这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方式。妻子彭建红多年的陪伴和默默支持也让他能在每个项目都业绩优良。
新的献血年限规定后,彭建红说:“我要坚持到这个年龄,满了六十,我想我也会参加义工去,为社会再做点贡献。在我们百年之后,我们也计划把遗体捐献给医学界,器官能用的能救更多的人,遗体可以在医学上进行研究。”
2015年元月初,因为工作原因已经近两年没有回家的蒋来虎夫妇,刚从深圳回来,就联系了九江市中心血站,一同参加献血活动。
已经年近半百的蒋来虎、彭建红夫妇还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50岁之前捐献配型成功一次骨髓移植,希望能在这未来的一两年之内救助挣扎在生命线上的人。他们觉得自己献出这一点点爱心,能在关键的时候,能救人一条命,或者说能延续生命,就是他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