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身工作岗位三十多年,解决无数设备维修“疑难杂症”,翟长青为国家直接节约投资2000多万元,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更是难以估量。
因此,翟长青被美誉为高铁设备的“守护神”。他用自己的劳动保障着中国高铁的通畅运行,让人们乐享便捷出行的生活。
大胆创新他一次次临危救场
翟长青,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获得者。
翟长青在合安高铁施工现场
自2005年全国高铁进入大建设阶段,翟长青便一直奋战在高铁铺架施工一线。
2006年,合宁高铁焊轨施工时,GAAS80焊机出现故障。经过一次次的细心检测,翟长青发现,主机集成电路主板上出了问题。
GAAS80焊机是进口机器,等国外维修人员至少要等一个月。如果等下去,会严重耽误工期。翟长青当机立断,大胆地选择自己拆机检查。经过测量,他发现主板中的一个电阻实际阻值忽大忽小,与色环不符。翟长青马上购买、安装新电阻,机器故障随之排除。
2008年,铺架合武高铁时,一台移动焊轨机上的卡特彼勒发电机出现故障。翟长青检查发现,旋转整流模块损坏。与外商厂家联系时,却面对厂家要价高、没现货的困境。如果等待厂家制作,运到工地至少要半个月的时间。
当时正处于工期紧逼,焊轨紧张的节骨眼上。半个月的等待对公司来说,意味着近百万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无法弥补的工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翟长青采用国产三相整流桥、双向击穿二极管、压敏电阻组合进行替代,发电设备恢复正常使用。
作为中铁人口中的高铁设备“守护神”,这样的临危救场对翟长青来说已是常事。
吃苦耐劳他住隧道、勇闯大雪天
翟长青在合安高铁施工现场
翟长青在一线工地,指导技术作业
“干我们这行,铺轨要全国各地到处跑,尤其是在过去。”翟长青说。
不同于如今施工现场的数据化、智能化管理,过去,翟长青跟着铺轨工作前进的步伐跑遍了天南海北。“为了保工期,我们常常会睡在隧道里。”翟长青回忆,在建设大别山附近的铁路时,他曾带着行军床,铺轨车向前进一公里,大伙儿便跟着前进一公里。
除了居住条件差,恶劣天气也是施工中常遇的拦路虎。2008年,为了赶去维修现场,翟长青和同事们在车上被困了3天3夜。“当时每天就靠着吃附近老乡们兜售的盒饭。”他说。
“要想在岗位上称职,不仅要认真工作,还要考虑周到。这样会很累,用的时间比别人多。”翟长青说。在机械工岗位上,他付出的苦很多,留下的汗水不少。全国劳动模范、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获得者……翟长青的付出换来了一份份闪亮的荣誉。
在这份岗位上,除了荣誉,翟长青收获更多的是成就感。“每次坐动车的时候,总会看着窗外。跟同事们聊天,这就是我们修过的线,这是我们施工时住过的房子。”他骄傲地说,“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国产件替代了进口件,受到同事和领导们的认可。这也让我很有成就感。”
薪火相传他桃李满天下
翟长青在一线工地,指导技术作业
翟长青在一线工地,指导技术作业
已近退休年龄,近年来,翟长青一直寻思着要把一身所学传给下一代中铁人。“我今天所会的一切,都是国家和时代给的,也是组织给的。”他谦虚地说,“我本人或许不那么优秀,但因为钻研,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
“翟长青创新工作室”“翟长青机电技能大师工作室”相继成立。工作室里汇集了中铁四局八公司中热爱机电设备的年轻人们。依托工作室这一平台,翟长青将自己多年所学,系统化地传授给徒弟们。优秀成果项目讲座、新技术交流、工地课堂、岗位实地培训……通过一系列“传帮带”措施,工作室中走出了141名技术骨干。翟长青的27名徒弟成为中坚力量,在施工现场独当一面。
工作室围绕高铁铺架施工的重难点,开展各项设备科研工作,至今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工法3项。
截止2018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占全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60%多,在建高铁里程3200公里。翟长青带着他的设备,参与了合宁、合武、温福、武广、甬台温、沪宁、合蚌、宁杭、石武高铁、西宝线、张集线、洛湛线、宜万线、汉宜线、杭州东、锡乌线、集包线、巴新线、南京枢纽沪、汉蓉通道的建设任务,占目前全国高铁通车总里程的30%以上。
在中华大地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中铁人,和翟长青一样,为高铁建设东奔西走、风餐露宿。是他们,用劳动的双手,创造出今日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