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文明网欢迎您!
文化网|集团主站|集团网群
当前位置:首页>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大家谈 > 列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发布日期:2012-05-21 21:56:20新闻来源:辽宁日报
  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诞生从来不是凭空臆造的,而一定是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断汲取东西方文明的智慧成果,是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体系。

  1 马克思的故乡位于德国南部的小城特里尔。1818年马克思诞生时,特里尔的居民或许未曾想到,在将近200年后的今天,他的名字仍旧充满生命力,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到这里景仰探寻。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是人类有史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体系之一,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但是,马克思却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任何一种科学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不例外。

  在不懈的革命实践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吸收、借鉴了人类思想和文化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成分,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剖析,科学总结了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进而逐渐建立起一个严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它并不是封闭的学说,内容不局限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思想和观点,还涵盖了后人运用它们的立场、观点、方法所进行的丰富和发展。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创造性发展。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至今仍未有任何主义或学说能与其相比,因为它为人类思想史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革,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贡献无与伦比。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使其难以避免危机的出现。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历史又一次表明,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危机和灾难的分析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使西方思想界不得不“重返马克思”,就连大众层面也掀起了“马克思热”。在德国,“马克思夜校”定期邀请社会学家等相关人士讲授马克思主义理念;在美国,外交政策聚焦研究计划网站刊发标题为 《下一个马克思》的文章;在韩国,举办了马克思《资本论》讲座;在日本,《青年们,读马克思吧》热销数十万册。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立国的理论指导,是时代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 “中国模式”创造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反而因时代的发展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思想光芒。

  2 4月16日至18日伦敦国际书展,中国首次成为焦点。一位购书者花20英镑购买了《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一书后说:我很好奇,中国共产党到底是通过哪些办法让中国富强起来的?

  “中国道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自主选择,并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大胆实践和锐意创新而形成的。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情况来看,每一个国家都因具体国情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文化的不同,而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来说,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无疑是令民族自强、国家繁荣、人民富裕并惠及世界的正确选择。

  近代中国满布疮痍,羸弱不堪,无数仁人志士为探求强国之路前仆后继,但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世界上其他赞成社会主义的人们,几乎都将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模式奉作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但是,只有从本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才能真正强国兴民。这一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被称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之作《论十大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和远见的重要观点。

  首次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崭新命题的是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他系统总结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所取得的成绩和挫折,充分借鉴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首次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最大的历史性课题。

  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代领导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向更加纵深推进。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第四代领导集体,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布局的认识,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创新理论,继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探索,经过百年来中华儿女的辛勤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自立自强、令世界瞩目的国家。“中国道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证明了它的必然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

  3 今年2月,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与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共同撰文称,中国的公众形象已经超越了其经济上的成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也说,如果没有中国,全球经济局势也许还会更糟糕。

  国家的安定团结、经济的腾飞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都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只有建立起一个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并不断迸发生机和活力的科学的稳定的制度,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全新概念,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更高层面把握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制度化、体系化。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性的话题。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代表着中国整体性的进步和全面发展,而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制度的有力支撑。任何将中国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割开来的观点都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政治上,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经济上,它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注重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注重国家宏观调控;此外,它还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可以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制度的确立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时期,但是,不和谐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正当其时,再一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当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无缺的,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仍需积极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有益经验。同时,要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更加充分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记者/王 研)

信息录入: 责任编辑:
文明微博